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规范目 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分析流程 14. 分析要求 14.1 CAE分析有限元基础模型的输入 14.2 检查有限元基础模型 24.3 地平面设定 24.4 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 24.5 分析模型接触 44.6 定义模型计算控制卡片,数据输出卡片 44.7 定义边界条件及要求 54.8 提交计算 54.9 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5 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的要求等。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P-RD-RF-0113 整车碰撞分析有限元建模规范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3. 分析流程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流程见图1。 图1 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流程图4. 分析要求4.1 CAE分析有限元基础模型的输入将有限元模型导入CAE分析的前处理软件,该模型根据LP-RD-RF-0113整车碰撞分析有限元建模规范建立,为了节省分析时间,根据分析需求提取关键部位模型,分汽车前后两端说明,汽车前保险杠低速碰撞CAE模型主要包括:白车身总成的前机舱部分、动力系统、前保险杠总成、冷却系统、机舱电子电器、前大小灯具、配重质量点等其他对分析结果存在影响的模型;汽车后保险杠低速碰撞CAE模型主要包括:白车身总成C柱包括往后的部分、后保险杠总成、后大小灯具、后备胎、配重质量点等其他对分析结果存在影响的模型,分析前的输入需求见下表1。表1 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输入需求表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CAE分析输入需求 分析汽车前端 3D数模:防火墙之前的白车身总成前机舱部分、动力系统、前保险杠总成、冷却系统、机舱电子电器、前端大小灯具、引擎盖、前车轮、前底盘系统、翼子板,以及上述数模的焊点及连接数据、材料牌号、厚度信息;整车参数:整车整备质量及质心坐标、整车半载质量及质心坐标、空载\半载地平线。 分析汽车后端 3D数模:白车身总成包括C柱往后的部分、后保险杠总成、后背门(行李箱盖)、后备胎、后车轮、后底盘系统、燃油系统、后部大小灯具,以及上述数模的焊点及连接数据、材料牌号、厚度信息;整车参数:整车整备质量及质心坐标、整车半载质量及质心坐标、空载\半载地平线。4.2 检查有限元基础模型4.2.1 检查模型,要求数模齐全,网格质量及连接满足LP-RD-RF-0113整车碰撞分析有限元建模规范的要求。4.2.2 检查整车质量和质心坐标是否按分析类型调至设计设定的状态,根据LP-RD-RF-0113整车碰撞分析有限元建模规范的要求来调整整备质量。“车辆整备质量”指处于运行状态的车辆质量,没有驾驶员、乘客和货物,但加满燃料、冷却液、润滑油,并带有随车工具和备胎。一般来说,分析的质量工况包括整车整备质量与整车半载质量两种。4.2.3 检查动力总成设定,是否符合设计的质量、质心坐标以及转动惯量。4.3 地平面设定地平面的设定按照前后轮胎的高度定义,地面类型为RWPlanar,与整车XY平面平行,经过轮胎网格的最下点。4.4 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4.4.1 导入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刚性壁障尺寸参数如图2所示。 图2 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4.4.2 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根据GB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又分纵向碰撞与车角碰撞,调整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与车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约束壁障除撞击方向外的所有方向位移,纵向碰撞包括正前方两次次与正后方两次,共四次低速碰撞、以正前方为例,模型布置见图3;车角碰撞是车辆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呈60°角的铅垂面的切点位置,包括前车角与后车角两次碰撞,以前车角为例,模型布置见图4;在整备质量与半载质量下各进行一套试验,总共十二次低速碰撞。 图3 正前方低速碰撞区域与壁障布置 图4 前车角低速碰撞区域与壁障布置4.5 分析模型接触CONTACT_AUTOMATIC_SURFACE_TO_SURFACE: 低速碰撞刚性移动壁障与车接触卡片;CONTACT_AUTOMATIC_SINGLE_SURFACE: 车身部分模型自接触卡片;CONTACT_AUTOMATIC_NODE_TO_SURFACE:整车BEAM焊点与车身连接接触。4.6 定义模型计算控制卡片,数据输出卡片4.6.1 模型计算控制卡片主要计算控制卡片,如下:CONTROL_TERMIANTION: 设定分析时间120ms;CONTROL_TIMESTEP:设定计算控制时间步长,根据网格质量控制最小单元尺寸确定。当最小单元尺寸为5mm时,dt2ms为1.112×10-6;CONTROL_SHELL:设定壳单元控制卡片;CONTROL_SOLID:设定体单元控制卡片;CONTROL_CONTACT:设定接触控制卡片;CONTROL_PARALLEL:设定并行处理器控制片;CONTROL_OUTPUT:设定输出参数控制卡片;CONTROL_ENERGY:设定能量控制卡片。4.6.2 数据输出卡片主要定义:DATABASE_GLSTAT:定义文本输出总体信息;DATABASE_MATSUM:定义文本输出材料信息;DATABASE_NODOUT:定义文本输出节点信息;DATABASE_RCFORC:定义接触数据输出信息;DATABASE_SLEOUT:定义文本输出梁单元信息;DATABASE_SECFORC: 定义截面数据输出信息;DATABASE_BINARY_D3PLOT:定义计算结果文件输出信息;DATABASE_BINARY_D3THDT:定义单元历史数据输出信息。4.7 定义边界条件及要求按照法规要求给定低速碰撞速度。分析中按照GB 17354-1998的规定。设定纵向低速碰撞的速度为4km/h,车角低速碰撞的速度为2.5km/h。在整个低速碰撞分析的过程中,要设定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10mm/s2。 CAE仿真分析|CFD|刚强度分析|流体分析|散热分析|流固耦合|NVH|疲劳分析|碰撞分析|振动分析|模态分析|冲压成型分析|模流分析|拓扑优化分析CAE、FEA、有限元分析、有限元仿真、汽车仿真分析、航空航天仿真分析、军工仿真分析、新能源仿真分析、机械仿真分析、非标产品仿真分析、电池包仿真分析、ansys、workbench、hypermesh、ansa、nastran、ncode、adams、fluent、starccm、floefd、icepak、lsdyna、abaqus、整车级前处理、刚强度、碰撞、跌落、疲劳、模态、动刚度、振动传递函数、二次开发、流体仿真、散热分析、优化分析www.caecom.cn图5 定义模型计算控制卡片4.8 提交计算根据计算服务器配置,设定参与计算的CPU及内存数,用LS-Dyna软件进行求解。4.9 分析结果数据处理4.9.1 概述分析结果数据主要包括:能量转换、变形程度。4.9.2 能量转换碰撞过程中总体能量的变化情况是评价建模是否正确的重要指标。碰撞过程中动能向内能转化的过程,总能量应基本保持不变,沙漏能一般控制在5%之内。要求沙漏能占整体内能的百分比小于5%。4.9.3 变形程度主要看低速碰撞壁障在前后保的入侵程度,另外还要看摆锤是否撞击到大灯,如果灯面被摆锤碰到,这是不允许的,同时要考察引擎盖或行李箱盖是否能正常开启,排气系统、燃油系统是否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4.9.4 评价规范主要评价关键部位的损坏程度:包括通过应力应变与入侵量,考察前后保险杠、引擎盖与行李箱盖锁、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前后大灯的损坏程度,要求碰撞之后,前后大灯能正常工作,引擎盖与行李箱盖能正常打开,其底盘、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的也不应产生影响正常工作的损坏和错位。